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书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艺术是承传与创新的统一——王书杰先生艺术观浅析

2011-12-08 10:14:0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吴守峰
A-A+

  “壁画的复制与现状模写,不仅仅是临摹一幅画,也不仅仅是学习技法而是以此作为保存修复的起点——为我们今后的保存修复创造条件。”

  王书杰先生在《壁画的复制》一文中的观点是针对传统绘画材料和表现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在学习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掘、拓展“中国画”的你表现范畴,他提出的保存修复观点是建立在理论与技术体系之上,和国际上现行的保存修复原则是一致的,具有跨学科的研究高度。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高手如云、名家辈出。上个世纪的四大教授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分别在人物、山水、花鸟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深远影响,无疑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以及美术教育史上的重要一页。王书杰先生幼承家学,其父王定理先生是国画系老一辈卓有影响的先生之一,以壁画绘制、临摹和中国画颜料研究著称画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金碧斋颜料厂也是由老先生一手创办,退休后仍鼎力支持,形成现在的格局。王书杰先生成长并工作在这个环境里,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使得他有机会向老一辈大师请教,在这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绘画材料和技法也有了更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并在中国画系开设了材料技法和颜料的制作课程。

  对材料与技法的重现,是中国画当代发展的显著标识,是对传统画学“重道轻器”观念的反拨。在传统的美感语境中,“文人画”作为中国画主流的价值地位一以贯之,卷轴画就是“中国画”的概念深入民心。然而,矿物质颜料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之前中国绘画传统中极为丰富的工笔重彩语言,特别是在古代壁画中所蕴含的材料技法精华,要远远未得到重视、运用和发展,对它的研究也是中国美术教育中长期所欠缺的一块领域。

  《孔子家语•观周》中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戒焉。”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的坍塌,我们只有从古代文献记载的的只言片语中想象远古壁画的规模与宏制。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和现存古代壁画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绘画史上,几千年前就已形成了一矿物质颜料、箔等为核心的一系列材料、技法体系,并且画家都有自制颜料的能力。它曾经在中国绘画史上辉煌灿烂过。但是由于历史、社会方面的原因趋于沉寂和衰落。近观几十年来,各种化学锡管颜料等简便易行的代用品充斥市场,传统绘画材料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全然不知,甚至出现了用珐琅充当天然矿物色的材料讲习班,混淆视听,也反映了当下中国画坛在传承上的失误。面对中国画在当代艺术表现上因材料技法贫弱而造成的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艺术家们办事力求在中国画语言系统中更加深入地探求表现资料,拓展五代以降的水墨格局,打破语言单一的表现力形式,材料与技法的研究成为画坛重视的共性课题。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国人普遍的思维模式,当留日的画家们纷纷归国之际,大家一窝蜂似的学习研究新材料、新技法、殊不知是中国的传统绘画材料技法在异国他乡所得到的应有重视和发展!甚至有些所谓“文人”画家称呼这股画风有“日本化”倾向,而施以白眼,不屑一顾,以发展的眼光看应视这些画家在试图运用中国最传统、最普遍的材料,去连接当代观念,去探索、创造中国画的一种新形式而所做的一种努力。

  “我们现在临摹壁画,多是在纸、绢上进行,而且在绘画材料的使用与要求上不是很严格,所以很难说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的表现特征,壁画的复制与现状摹写和一般意义上的临摹有本质的不同”——《壁画的复制》

  复制首先要研究壁画的支持体(墙壁)材料结构组成以及制作工艺流程,其次要研究壁画的内容、绘画材料、表现形式及技法等等。通过“现状”客观、艺术的“模仿”,用艺术的手段将古代壁画现状还原原始状态,或依据它而制作的载体上,在还原这种状态的过程中体会各种艺术现象的形成因素,体验各种材料和历史上的艺术表现与自然因素结合之后的美感效果以及艺术力,通过“模仿”原作中的一些历史、自然形成的美感效果,锻炼对材料的综合表现能力,把摹品艺术地表现出来,体验传统材料的当代艺术表现功能。

  古代壁画的“现状”之美是有历史、自然、时代共同造就的,原来简单的几种颜色经过历史、自然的巧夺天工之手,变得浑然天成、层次丰富、深沉耐看,而这些美感现象的体验及复制,必然要以传统材料技法的研究与复兴为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王淑杰先生所做的这些研究整理以及默默地授书育人,与当今社会显现出来的为材料而材料的毫无观念的浮躁气产生鲜明的对照。

  上世纪就是90年代中期,中国画坛还在以要不要“笔墨”为“中心”为话题的争论之际,王书杰先生就明确提出“绘画材料的继承和发展”这个“前瞻性”的课题,看似老生常谈,实则在此之前,画界和美院的重彩教学也并未能给予高度重视。“面对现实,作为美术专业的最高学府,应充分发挥我们的学术力量,参与绘画材料的研制,提倡对绘画材料的科学认识和研究,用我们的优势,架起一座信息、研究和使用的桥梁。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美院拥有众多的专业人员以及通过教学和创作形成的社会影响,必将使绘画与材料的研究、需求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缩短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改变材料生产的落后状态 ,作为美术学院应当让他们的学生了解、掌握优秀的传统绘画材料与技法,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绘画材料的继承与发展》王书杰,中央美术学院学报1996年8月15日第6版

  1997年中国画系成立了以留日博士胡伟先生为导师的材料技法与表现工作室,王书杰先生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并担当传统材料技法课程。98年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委托,王书杰先生 与胡伟教授共同承担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颜料更新改选工程》,并完成了人工岩石颜料的研制工作。2000 年赴新疆、甘肃等地考察中国古代壁画,通过对古代美术遗存的考察,体验传统绘画的精神与技术内涵。近几年来,在躬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父辈的经验,整理、出版了《金箔在绘画中的应用技法》、《壁画的复制》、《中国传统色教学》等数十万字的专著,系统完整的介绍了传统绘画材料的性能、特点及材料表现的种种技法内容,“材料、制作与表现”创作意识在王书杰先生作品与文章中让我们领略到有材料引发的“体验与创作”。

  中国绘画伴随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有着深厚的积淀,可以说,传统中很多可以启发和引导当代艺术的东西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还有许多艺术表现形式没有被纳入到大“中国画”的表现范畴中来,王书杰先生的艺术观为我们的 提供了丰富滋养。

  艺术要创新,必须立足于传统。“反传统”的应该是最有传统——因为他只有懂得了传统,才有资格去反。古今中外,有谁能把“传统”与“现代”剥离开?谁能说“传统”中没有“现代”,“现代”中没有“传统”?

  艺术本是乘船与创新的统一。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书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